首页 - 佛学文摘 - 宗镜录文摘 - 文章正文  │ 文章推荐
 

门门通斯道,法法契此宗;风柯月渚,并可传心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

“登弥勒毗卢之阁,入普贤法界之身。”弥勒楼阁上次提过。

学佛第一步先要改正心理行为,那得先研究《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从发愿到行履,都要那么做的。

“能令客作贱人,全领长者之家业,”这是《法华经》上次讲过的典故。

“忽使沈空小果,顿受如来之记名。”也是《法华经》的故事。《法华经》先是把小乘根器、焦芽败种赶出去。佛最后讲完这部经又对这些人授记,任何人都会成佛,那些原来被贬被斥骂的,慢一点他又会回转过来变成好的,只是时间问题。

未有一门,匪通斯道;必无一法;不契此宗。过去觉王,因玆成佛;未来大士,仗此证真。则何一法门而不开?何一义理而不现?无一色非三摩地;无一声非陀罗尼门。尝一味而尽变醍醐;闻一香而皆入法界。风柯月渚,并可传心;烟岛云林,咸提妙旨。

任何声音皆是咒语,最高总持法门。

这些文句很有文学味道,接下来最美的文字又出现了,真是经常高潮迭起!

“风柯月渚,并可传心;烟岛云林,咸提妙旨。”很美的句子!任何景致都可传心。一片树叶,风一吹,悠悠一飘,悟道了!月亮照在沙汀上,一看!悟道了!“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些都是好句子。搞文学的人抄起来,将来自己文章写进去,人家不晓得来源,嘿!就把人吓倒,学问好。你不要告诉他是《宗镜录》上来的哟!他问你,你叫他去查、去读书。

步步蹈金色之界,念念嗅薝葡之香,掬沧海而已得百川,到须弥而皆同一色。焕兮开观象之目,尽复自宗;寂尔导求珠之心,俱还本法。

通玄峰顶不离人间

遂使邪山落仞,苦海收波。智楫以之安流,妙峰以之高出。

“妙峰”,《华严经》境界。善财童子悟子道,得了根本智,但是差别智难求。世间法都要会,样样可通大道。善财奉老师之命出外参访,第一参就找法名叫“德云”的和尚,德云在哪里?站在妙高峰顶上,又妙又高。善财童子拼命爬,爬到妙高峰一看,连个人影都没有,那有个德云比丘?这事怪了!跑到山里找和尚,山顶上没有和尚,和尚大概下山还俗去了!

和尚哪里去了?

回头一看,和尚在另外一个峰顶。

这个故事,又妙又高。一般总认为出家、出世是道,结果善财到了妙高峰顶找不到人。

那么,道在哪里?

在另外一个山顶上,那个山顶可以入世,也可以出世,那地方就有道。

《华严经》五十三参,第一幕镜头就把佛法说完了!

妙高峰顶找到德云,道德如云,一切道德象云、雨一样洒起来,盖覆天下众生。这个不是站在妙高峰顶能够办到的。一个人在孤峰顶上独立,万缘不沾,“不要找我,我要修道”,你永远找不到这个和尚,而且不能成就道德之云。

所以德云比丘在另一个峰头站着。

但是,话又说回来,你没有先爬到妙高峰顶的话,你就不会回头找到德云和尚。因此你只好剃了头先爬到妙高峰上再说,不爬到这里不行,找不到的,这条路只有这样通。要把这个佛经的故事悟到,可以修道了!

所以,搞通《宗镜录》,“智楫以之安流,妙峰以之高出。”那才是真正的妙,极平凡而极高明,佛法就在世间最平凡,妙高峰就在这儿。



  其他相关文章
· 唯心为宗,万法如镜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