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念佛往生问答 - 正文   │ 文章推荐
 

  三辈九品的两种划分方法?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相关节录(智者大师疏 知礼法师钞)

  ①大小善恶增胜划分应知经为收机尽故,故以大小善恶分其九品,盖约增胜高下互显也。(《观经》文中以大小乘持戒善行种种功德依“增胜高下互显”而分九品的方法。善导大师即是此种判别方法,《四帖疏》中言凡夫入报土,而未详述念佛功夫与极乐四土九品关系。此种九品判法与念佛功夫高低非一一次第对应)

  ②修行功夫高低划分大师得意,乃约三位判乎九品,则何机不摄,何行不深。乃由妙解大小观行善恶之业,全修即性,一一具于四种净土。但能回向,随功能显四种乐邦。如是说者,多约一行,随功浅深历于九品,亦自有人节节改行历于九品。若以三位定其高下,改与不改,皆悉不滥。(由个人修行功夫浅深而划分九品的方法。若论极乐四土往生,必以修行人主修念佛或持咒、读诵、观想、修禅、止观、忏悔等等随其一门修行功夫水平而判定,修行水平高低与极乐四土九品是一一次第对应的关系。不管是净宗专修念佛,还是他宗临终转求净土,以此判定,皆悉不滥)

  应知疏用此之三位判九品人(内凡、外凡、悠悠凡夫三位九品),其意深细,不可粗心。今试略言,盖一切善,若能回向,皆净土因;仍一切恶,若能忏愿,亦净土因。故种种善修之浅深,无非九品。其一一恶,约忏功力,亦皆九品。故上上品善通下下品,下下品恶通上上品,三心六念,或闻或修,未能伏惑,属下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方预上三。如五逆罪,临终十念为能消功,属下下品。闍王重悔,得无根信,即是上辈三品所摄,岂非五逆随于忏功自分九品。中间七品,若善若恶、若修若忏,随功浅深,一一皆须明于九品。若据经文,下三唯恶,中下世善,中中、中上即小乘行,上三唯大。疏则纯用大乘三位判九品者,以中三品回向大乘故,下三品人依大灭罪故。故九品行一一成大,随一品行,若至三贤皆上三品,若至十信皆中三品,全未伏惑即下三品。

  (注:藕益祖师《要解》中言“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浑同”不妨以通途教理竖论个人修持与所生四土九品,修有所依,避免以凡滥圣,甚是必要;“迥异”即印祖所示不当以通途教理来论及净土法门,尤其是弥陀愿力增上,故极乐四土横竖圆融,生一即四,一切皆是一切皆非,《妙宗钞》注解十六观门,约心观佛处处彰显弥陀他力增胜。《妙宗钞》一行九品,不只局限念佛者,非专修的净土学人,他宗信众等,只要临终发愿求生净土,往生品位皆可以此为判。如无量寿经慈舟法师一心三辈之说:“于常言之三辈往生外,另有一格,乃别有大人作略,超越常格,而得往生者。”不是专修净土,而是修学其他大乘法门的大德,判作一心三辈。以一行九品来判这类大德品位,随其修行浅深,正好判定。文中闍王犯五逆罪,以观经九品判为下下品。由闍王重悔得无根信,依一行九品却判为上三品,两种判法差别立显。另,往生四土之何土,临终见法报化何佛来迎,皆当以修持工夫而论,依此法而判,丝毫不差。极乐四土,横说圆融,生一即四,竖论断惑证真工夫不滥,横竖并不矛盾。再者,四土说非智者大师个人发明,源自于法华等诸多大乘经典,整理而成,诸佛皆有四土。如善导虽说凡夫入报土,但临终却有报佛化佛来迎之不同;经中明言极乐有天人声闻大众等;往生人修持水平下自名字凡夫,上至地前菩萨,必有事识业识伏断之分,等等信息皆是极乐有四土的佐证。只是善导大师所在时代,诸宗繁杂,或言二土三土、或言四土五土、或言十土,种种异说纷纭,如玄奘法师高徒窥基法师,竟然判下下品十念往生为“别时意”。明蕅益校定《宗镜录》跋中云:“降至唐末五季,禅教相非,性相角立,台贤互讪,甘露反成毒药矣!”可见善导时代诸宗何等混乱。天台教理在诸宗地位的确立,宗派融会之思潮,在宋朝才逐渐形成。《妙宗钞》正是在北宋宗派融会之际,由“荼毗舌根不坏”天台十七祖知礼法师,将义理圆融周延天台教相系统,与修持胜异方便之净土观行系统,作有机紧密结合而成的“教观双美”的著作。《妙宗钞》使净土修证因果之阶位明,而身土横竖净秽之妙义显,此适足以补充善导以来所倡“凡入报土”与“五乘齐入”说义理之不足,故宋真歇清了禅师赞曰:“净土之教,至于天台,其说大备。”明清净宗诸祖无不受其影响。详见《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一文。)

  ◎藕益祖师《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

  “若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若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又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云何为信?一者信阿弥陀佛愿力。二者信释迦文佛教语。三者信六方诸佛赞叹。夫世间正人君子,便无妄语,况弥陀、释迦六方诸佛,岂有妄语?此而不信,真不可救。故须先生深信,勿起疑惑;云何为愿?一切时中,厌恶娑婆生死之苦,欣慕净土菩提之乐,随有所作,若善若恶,善则回向求生,恶则忏愿求生,更无二志,是名为愿;信愿既具,则念佛方为正行,改恶修善皆为助行。随功力之浅深,以分九品四土,纤毫不滥,只须自己简察,不必旁问他人。谓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是上三品生。故信愿持名念佛,能历九品,的确不谬也。

  ◎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也…

  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藕益大师的这两句经典开示,相信几乎所有净宗学人都不陌生。持名之浅深而判品位之高下,正是《妙宗钞》一行九品的判法。末法时期靠自力能证得事一心不乱断见思惑的水平,应是寥寥无几,可凭自力竖出三界,以智者大师判法应为上品下生。普通念佛人往生,少有中辈三品,多是下辈三品。但需注意的是,此下三品可非经文下三品,花开见佛时长也不可依经文下三品来论。<天台宗教义的体系,是整个佛教的教义体系>,天台宗是由号称东方小释迦的智者大师所创。莲池、藕益、印光等近代净宗祖师无不精通天台教理,著作中常引用天台四土等说,而一行九品判法是天台与净宗教理融合的必然结果。善导大师最初入门三论宗,《四帖疏》不谈四土,只说凡夫入报土,三辈九品以修持功夫划分意义相对天台四土说要小很多。《妙宗钞》以三位判九品,内凡位外凡位悠悠凡夫,九品往生亦皆是凡夫,与善导大师所判无异。极乐四土圆融,生一即四,凡夫不仅可以入报土,还可入常寂光土。四土九品、圆三观约心观佛等义相对《四帖疏》的净土理论要完善很多。印光大师赞叹藕益大师《弥陀要解》: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于其上矣!必有其深意。)

  附:憶栖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菁华》相关节录

  这两句话讲得太好了,藕益大师以前的古大德没有说出来。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你肯不肯信、肯不肯发愿,真信、真愿,就恭喜你,你决定得生。生到西方世界,品位高下是你念佛功夫的浅深,要注意“浅深”两个字,不是说念佛多少。我念佛念得多的,品位就高;念得少的,品位就低,不见得。要有功夫,什么叫功夫?佛号能把烦恼伏住是功夫。我烦恼起来、妄念起来了,“阿弥陀佛”,压下去,烦恼妄想没有了,这叫功夫。如果没有这个功夫,虽然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一面念佛一面生气,那有什么用?那个没用处,那个品位就很低了。所以你要晓得,那个念得少的,一天念十念法,念几声佛号,他一天当中他都能把他的情绪、烦恼控制得很平静,这是功夫。所以藕益大师讲的好,功夫的深浅,不是在佛号多少。可是我们平常人,佛号还是愈多愈好。但是佛号里头一定要讲求有功夫,没有功夫,佛号再多都没有用处。为什么?一般平常人不念佛他就胡思乱想,所以用这一句佛号把胡思乱想打掉,这也是功夫,要懂得这个道理。

  (补注:①、印祖认为,佛经说得简略,实际上往生者的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边之差别,从而导致他们的品位也有无量无边的差别。大师在《复马宗道居士书一》中说“然西方九品,乃大概而论。实则一品,俱有无量百千万亿品”。此种说法,若以工夫及功德来判定,仍然可以归纳入本页所讨论的《妙宗钞》的两种划分方法。②、藕祖《要解》将极乐四土各分九品,谈到具体划分细节,仍然不出两种,或者参照观经文,或者按照修行工夫。③、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三辈九品往生者皆是凡夫,即《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所示“相似即十信内凡、观行即五品外凡、名字即悠悠凡夫”,只不过是将善导所言“遇大凡夫、遇小凡夫、遇恶凡夫”依天台六即义排次而已,依个人修持功夫高下,三类凡夫皆可摄入六即三位中。详见<念佛功夫、九品往生品位、极乐四土对应图解>一文。④、有法师说善导大师从信愿发心的大小来分判往生品位高低,信愿属慧行,上三品是大乘人,中三品是小乘人,下三品为罪恶凡夫,这正是观经“大小善恶增胜划分”的方法,属于本文第一种划分法。而该法师在其文中慨叹的只是善导“凡夫”往生说,打破当时种种邪见,意在于此。至于“发心”,若以台教六即判,仍然可以作为修持功夫高低来判九品发心,如《妙宗钞》判通途教理真实发心在“柔顺忍”相似即佛位。善导大师用意非此,故而大师判别九品的方法,仍然属于第一种。)



  其他相关文章
· 如何正确理解《观经》往生后发菩提心?
· 临终佛迎,执佛从心现,或执佛西来,皆邪见?
· 极乐净土三辈九品的修持方法
· 念佛功夫、九品往生品位、极乐四土对应图解
· 弥陀只摄善类 不及恶类;三辈往生皆发菩提心
· 具足信愿,临终念佛暂伏烦恼即可往生?
· 但能念佛不忘即是功夫、就是证
· 深信发愿,即是无上菩提心
· 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