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孝亲网 - 佛学文集 - 佛文选读 - 正文   │ 文章推荐
 

日本初传佛教-奈良、平安佛教


公元六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和朝鲜传入日本。公元593年,圣德太子(574-622)施政,视佛教为“万国之极宗”,颂布兴隆三宝(佛、法、僧)诏书;制定《十七条宪法》,要求全体臣民皈依三宝,并多次派遣使者入隋,学习中国文化与佛法。此间,佛教得到大力推行。

奈良时期(710-794),佛教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

1.寺院数量剧增,规模壮观,据记载,六世纪中叶至七世纪中叶,建寺六十余座。而在短短几十年的奈良时期,建寺达三百六十一座。其中,兴建著名的东大寺及各地国分寺是这一时代国家扶助佛教的两大事业。东大寺又称总国分寺,是圣武天皇于天平十二年(740)为“赖三宝之威灵”、“修万代之福业”而发愿兴建的。此寺用十一年才得竣工,仅民工动用五十余万,占当时日本人口10%以上。其高达五丈三尺的本尊毗卢遮那佛耗铜七十万五千余斤,白银一万二千六百余斤。次年发诏兴建的各地国分寺又称“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僧寺)和“法华灭罪寺”(尼寺),要求其僧尼必诵《金光明最胜王经》。

2.寺院经济开始形成。因国家的保护政策,致使各大寺院竞相大规模垦田,并享有免除租庸调的特权,经济力量日渐雄厚。

3.僧侣受到优厚待遇,不少人从事政治活动。如僧道镜(?-772)因受宠于孝谦上皇和称德天皇,曾受任太政大臣禅师、法王,权势倾朝。

4.奈良天平年间是日本佛教史上写经盛期。国家及各大寺院相继成立写经所。天平十一年(739),写经达五千余卷。天平年间,传诵的经典已有九千一百零二卷。

奈良佛教有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成实宗和俱舍宗。六宗教义皆由中国传入。法相宗、三论宗最兴盛;律宗宗祖鉴真(688-763)虽经五次挫折,双目失明,但仍以惊人毅力于唐朝天宝十二年(754)东渡成功,在东大寺传授戒律,并介绍了我国唐代雕刻、建筑、医药等科学艺术,为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公元794年,日本迁都平安(今京都),建立了平安朝,其代表佛教是天台宗和真言宗。

公元804年,最澄(767-822)和空海(774-835)一起留学中国。最澄从天台宗九祖湛然的门徒道邃、行满受天台教义,并受传顺晓等人密教。归国后在比叡山创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经典,弘传中国智顗天台法系,宣传“一念三千”(即世界万物都是人心一念的产物)、“三谛圆融”(空谛、假谛、中谛相即融通)等理论,主张圆教(天台)、禅、圆戒(大乘戒)、密教合一。空海受长安青龙寺惠果密宗嫡传,三年而归,在高野山弘传真言宗。主要经典是《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强调即身成佛思想,认为只要成就“三密加持”(口诵密咒、手结印契,心念佛相)就可即身成佛。天台、真言两宗均受到皇室、贵族的崇信。最澄视《毗卢遮那》、《不空羂索》、《孔雀王》等经为“护国真言”,强调要“岁岁每日长念之”。空海则把“调和四时、护国护家、安己安他”看作是诵经修法的主要目的。两宗僧侣还为天皇、贵族授戒,盛修秘密法会。据传,在平城、嵯峨、淳和、仁明四代天皇时,空海曾建坛修法五十一次,由仁明天皇准空海所奏在宫中修建的真言院,是当时秘密修法的中心。

综上所述,奈良、平安佛教的存在和发展,都得到国家、贵族的支持与扶助,他们以祈祷“镇护国家”、“积福灭灾”为主要使命,因而与一般民众比较脱离。(张大柘)



  其他文章
· 下页:饿鬼与天人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