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集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祖文钞菁华录白话译注 - 广赞净土法门   │ 文章推荐
 

不开此法,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了生死者


原文:

8.溯此法之发起,实在于华严末会,善财遍参知识,至普贤菩萨所,蒙普贤威神加被,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普贤乃为称赞如来胜妙功德,劝进善财,及华藏海众,同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以华藏海众,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1]、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已遍游尘刹佛国,其弥陀誓愿、极乐境缘、往生因果,一一悉知,故不须说。然华严会上,绝无凡夫二乘,及权位菩萨[2],故虽大弘此法,而凡小莫由禀承。乃于方等[3]会上,普为一切人天凡圣,说《无量寿经》,发明弥陀往昔因行果德,极乐境缘种种胜妙,行人修证品位因果。此经乃说华严末后归宗之一著。说时虽在方等,教义实属《华严》。《华严》唯局法身大士,此经遍摄九界圣凡。即以《华严》论,尚属特别,况余时乎?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了生死者。(文钞续编)《无量寿经颂》序

白话译文:

8.追溯净土法门的发起源头,实际就在华严最后一会,善财童子遍参善知识,到了普贤菩萨那里,蒙普贤菩萨威神加被,所证与普贤相等,与诸佛相等,这已经是等觉菩萨了。于是普贤菩萨为了称赞如来殊胜微妙功德,劝勉善财以及华藏世界海众,同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因为华藏世界的大众,都已经是达到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的境界,四十一个位次的法身大士,已经遍游一切微尘数世界的佛国,他们对于弥陀誓愿、极乐境缘、往生因果,一切全都知道,故不须多说。然而华严会上,绝对没有凡夫和二乘以及权位菩萨,故虽大弘此净土法门,可凡夫小乘不能信受奉行。于是,佛就在方等时的法会上,广为一切人天凡圣,说《无量寿经》,阐明弥陀往昔因行果德,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微妙以及修行人所证的品位因果。此经是说华严末后一个归趣。说法时间虽在方等时,教义实属《华严》。《华严》只局限于法身大士,而此经则普遍教化九界一切圣凡。即以《华严》来说,尚且属于特别,何况其他时间呢?假使如来不特别说出此法,那么末法众生,就没有一个可以解脱生死轮回了。

注释:

1、十住:即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九法王子住、灌顶住。十行:欢喜行、饶益行、无恚行、无屈饶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住行、难得行、善法行、真实行。十回向:救生离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入法界无量回向。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2、权位菩萨:指藏通别三教的菩萨,因他们的功行尚浅,实在还没有达到真实菩萨的地位。天台宗对佛陀一代之教化,判立藏通别圆四教。

3、方等:方是广之义,等是均之义,佛于第三时,广说藏、通、别、圆四教,均益利钝之机,故名“方等”。释尊五时说法(华严、鹿苑、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之第三时,此时在佛说阿含经之后,因见一切闻法的人都已得到决定的信心,于是大小乘并说,往往在说法中,贬抑小乘,褒赞大乘,以引起钝根者耻小慕大,促其进趣菩萨位,在八年之间,曾讲过胜鬘、维摩等经。佛陀成道后四十余年,见众生根机渐熟,遂于灵鹫山说法华八年,开方便权门,显一乘真实,并授二乘作佛之记,此为法华时。又临入灭前一日一夜间,为座前弟子与末代众生说‘涅槃经’,谓一切众生悉具佛性,乃至一阐提人亦当成佛,如来常住,无有变易真理,此为涅槃时。法华、涅槃二经皆说大乘教,又同配为醍醐味,故共一时。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此之法门,何敢视作小乘?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