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0.如来圣教,法门无量,随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皆可以了生死,成佛道。然于修而未证之前,大有难易疾迟之别。求其至圆至顿,最简最易,契理契机,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为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作人天凡圣证真之捷径者,无如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也。良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念佛法门,兼仗佛力。仗自力,非烦惑断尽,不能超出三界;仗佛力,若信愿真切,即可高登九莲。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此一法,则绝无希望矣。须知净土法门,法法圆通;如皓月丽天,川川俱现;水银堕地,颗颗皆圆。不独于格物致知[1],穷理尽性[2],觉世牖民,治国安邦者,有大裨益;即士农工商,欲发展其事业,老幼男女,欲消灭其疾苦者,无不随感而应,遂心满愿。(文钞续编)《无锡佛教净业社年刊》序
白话译文:
10.如来圣教,法门无量,随便依照哪一个法门,以菩提心去修行,都可以了却生死轮回,修成佛道。然而在修而未证之前,大有难易快慢的差别。要想寻找至圆至顿、最简最易、契理契机、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成为律教禅密诸宗的归宿、作人天凡圣证真的捷径法门,就只有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了。确实是因为其他一切法门,都依靠自力;而念佛法门,可以同时依靠佛力。依靠自力,如果未断尽烦恼惑业,就不能超出三界;而依靠佛力,如果信愿真切,就可以高登九品莲花了。当今之人,想要在有生之年了却生死大事,如果丢弃了这一个方法,就绝对没有希望了。须知净土法门,法法圆通,如一轮明月挂在万里无云的天空,所有河川都会出现它的影子,又如水银掉到地上,颗颗都是圆的。不独对于格物致知、穷理尽性、觉悟世人、引导百姓、治国安邦等,有大补益;而且对于士农工商,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老幼男女,想要消除自己的疾苦,也无不随感而应,让大家称心满意。
注释:
1、格物致知: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2、穷理尽性:寻根究源,回归本性。《易经·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按:印祖此处开示用作“兼仗佛力”,个别开示中写作“全仗佛力”,印祖通宗通教,当然知晓念佛法门是二力法门。“全仗佛力”是强调二力对往生力用的对比,更是对不能安心一门,搞禅净双修等人的一种呵斥。某些本愿法门所谓的法师,常断章取义,曲解印祖“全仗佛力”等开示,作本愿纯他力救度思想的佐证,真是“用心良苦”。拈除自力,只谈他力,这已不是正信的佛法了。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