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文摘专题3
· 和尚、方丈是什么意思? · 不以小过证入大罪,违法失理,其罪莫大 ·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友 · 弘法和护法是一不是二 · 选择好的老师、道场、同参道友很重要 · 佛法亦然有兴有衰 · 面对障碍我的人,真心向他忏悔 · 受三皈依、受戒后,要真回头真持戒 · 不容毫分不善间杂 · 二十四孝中舜王是从“顺”做起 · 去掉界限即是随顺性德 · 小心谨慎,功不唐捐 · 不竞争就不能生存吗?从因果角度怎么看? · 非正当手段敛财,折损自己福报 · 佛法僧三宝才是真宝 · 养父母的身、养父母的心、养父母之志 · 欺人就是自欺 · 心要直,愿要真,所行必是菩提道 · 佛法跟我们实际生活冲突,怎么办? · 日常生活中每件事都是修行 · 事没有障碍,障碍是在你的妄心 · 过去,教师和医生的职业是非常受人尊敬的 · 吃亏是福,你真信吗? · 七年小成,九年大成 · 供养佛菩萨,一切也随缘 · 什么是世间事? · 什么是世间意? · 佛教徒怎么做,婚丧嫁娶等事更如法? · 佛教徒不得看相算命、求神问卜、看风水 · “请祟”即巫婆驾乩扶鸾请神 · 画符念咒是道教的,究竟灵不灵? · 什么叫厌怪(压怪)? · 祠祀指“祠祀邪神”,鬼神能保佑人吗? · 什么是解奏?(道家打黄表) · 信佛人婚丧嫁娶、迁移出门无须选择黄道吉日 · 佛陀的教育、圣贤的教育,要重视 · 受佛五戒,福德人也 · 佛教在中国扎根,是因为有儒家道家的根基 · 戒德之人,可役使诸天 · 戒贵则尊-持戒就是自尊 · 持戒总原则: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 佛弟子希求趋吉避凶,要依靠自性三宝 · 戒德之人,道护为强(自己护自己,无须外求) · 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达之人,自作罣碍 · 善恶之事,由人心作,祸福由人,如影追形 · 戒律是清凉、是解脱 · 两边不住,中道不存 · 不变不随缘,随缘随变 · 看破放下,是让你把心放下,不是不做事 · 戒行之德,功勋巍巍,敬劝持戒行善修德 · 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 · 能信能解不能行,一样不能跳出轮回 · 印光大师教我们把“死”字贴在额头上 · 紧抓法缘,晓得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 传授三皈、灌顶也要收费吗? · 善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 · 研经听教必须密集熏修才会有悟处 · 一经通则一切经通,宜先专攻一门 · 求生西方净土之人,一定要重视“净业三福” · 即得人身,又闻佛法,应当庆幸且要珍惜 · 第一福田是往生净土亲近“佛中之王” · 佛言至真,而信者少 · 依报随着正报转,灾难随着人心而变 · 性德一定要靠修德,你才能够证得 · 佛灭度,亦是度化众生的手段 · 老法师与《四库全书》 · 经法虽存,而无信者,渐衰灭矣,呜呼痛哉 · 自性三宝是真正皈依之处——觉正净 · 去赶经忏还是去佛学院? · 信赖经典,坚定信心,念佛往生 · 真皈依者,定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 弘一大师是如何处理道场矛盾的? · 十法界与一真法界是一不是二 · 你看过佛经就是真正遇到佛法了吗? ·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举了凡四训中例子) · 断恶修善从起心动念处修 · 为何不开悟——心里有“爱、取、有” · 初学佛人应时常观照自己修行的功夫 · 轮回之业,强者先牵 · 五年学戒,长时薰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