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摘 - 佛经讲解文摘 - 文章目录  │ 文章推荐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文摘专题

 · 开慧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经
 · 楞严经的传入与翻经的因缘非常奇特
 · 楞严经经题简介
 ·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章题简介
 · 念佛法门是楞严经里最重要的一个修行方法
 · 《楞严经》与净土的关系,决不下于禅、密
 · 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
 · 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
 · 《楞严经》中的念佛圆通与耳根圆通
 · 阿弥陀佛也入般涅槃吗?
 · 大势至菩萨名号的来由
 · 为何以大势至菩萨为代表来发起念佛法门?
 · “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的深层含义
 · 十信,信佛是心,信心作佛
 · 十住,住在三昧,观佛实相
 · 十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
 · 十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
 · 十地,心地观佛,地如佛地
 · 等觉,忆佛念佛,去佛不远
 · 妙觉,心想佛时,是心即佛
 ·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这不就不平等了吗?
 · 随时都可以接引众生学佛念佛
 · 净宗初祖大势至菩萨的师承
 · 佛光遍照,我怎么没见到?
 · 释迦牟尼佛也有四土
 · 十二如来相继一劫
 · 不思议光-五不可思议
   横超三界,不俟断惑
   即生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进
   但持名号,不假方便
   一七为期,不藉多生时劫
   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
 · 十二如来表法的真正义趣
 · 念佛有事理,我们从事念入手
 · 念佛的方法有四大类:实相、观想、观像、持名
 · 一句佛号如此殊胜,为何释迦佛又讲那么多经?
 · 什么是念佛三昧?
 · 念佛三昧,古称径路。而持名一法,径而又径
 · 念佛法门为何如此易修?
 · 此方人心杂乱,必令专心一境,乃得往生
 · 九品往生,总是遇缘不同
 · 从比喻中体会念佛的功夫,念佛的方法
 · 不修净土法门想出三界非常难
 · 大行和尚的念佛第一要策
 ·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 定中见佛
 · 梦中见佛(注意分清魔障)
 · 临终见佛(注意分清本尊)
 · 华中见佛
 · 念阿弥陀佛即念一切佛
 · 念此经即念诸佛一切经
 · 念出清净、平等、慈悲,心就是佛,佛就是心
 · 不精诚、不笃信、无往生愿、不断贪爱都障碍往生
 · 善者增修,恶者对治
 · 对治昏沉、妄想、恶境
 · 念佛可避免世间的牵缠
 · 以念佛故,不为病苦所恼
 · 念佛可消一切业障
 · 念佛者应辨别魔障
 · 真正修净业之人,魔不来扰乱
 · 心佛无别,自他不二,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 此法门的名称-香光庄严
 · 真正修行人一定要断除五辛
 · 念佛方法举例-观想莲花念佛
 · 越念佛妄想越多吗?
 · 佛法讲中道,我们要会用中(中庸)
 ·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 正心念力刹那即可周遍法界,突破时空
 · 我们真正活动的空间其实是尽虚空遍法界
 · 有佛力加持,为何还有很多念佛人退转呢?
 · 有五法门,见五土佛
 ·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 具信愿行三资粮,闻思修三妙慧,始名念佛人
 · 佛学会要求念佛人,要具五德
 · 中国孔孟的学说跟大乘佛法有利于世界和平
 · 什么是圆通?
 ·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 你不是有烦恼吗?为何不布施掉
 · 不怕着有如须弥山,就怕执空如芥子
 · 历代高僧大德对念佛法门的赞叹
 · 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

返回文摘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