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持名为行行”,行行是福。念佛人信愿念佛,是福慧双修。我们这个世间人想修福修慧,福慧要怎么修法?念佛修的这个福慧,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福慧,没有人知道。第一等的福慧从什么地方显示?深浅。你信愿持名深,福慧就圆满。念佛当中有怀疑,有夹杂,我们所修的福慧就少。这是真实的福慧。所以大家不要怕自己没有福,念佛就有福了。所有一切法门里面,这个法门最容易,不但最容易,而且最稳当。不仅说你来生有大福慧,现在这一生,你就享受别人享受不到的福慧。慧是什么?样样明了通达,样样不迷,觉而不迷,这是智慧。样样都清楚,处事待人接物既然不迷、清楚,当然你不会做错事,你会做得恰到好处,这是你的智慧,念佛人有慧。有福,福是心地清净,知见正确,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种人有福。也许现在人一说福报,马上讲得很现实,那我生活怎么办?你要是真正念佛,佛菩萨供养你,这个不是假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应当住世一百年的,他八十岁就圆寂,还有二十年的福报供养娑婆世界,至少是我们这个地球上这些学佛的四众弟子,我们享受他这二十年的福报,享不尽!奈何许许多多的人不相信,那就没法子。……
“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这两句的意思不难懂。信愿是个动力,我们才认真去念。深信切愿,一个人自自然然就精进不懈。勇猛精进,这个力量就是信愿。
按:慈云灌顶大师《念佛人的一百种果报》中头三条竟然是堕地狱三途。印光大师也曾开示,因发心不同,其念佛功德天壤之别。四种念佛实际上都是念佛法界,念弥陀实相三德,念弥陀依正庄严,念弥陀相好圆满,念弥陀性德名号……,令念者心境趋于佛境,实是福慧双修究竟圆满之法。但为何有人念佛竟然堕入三途以及修罗道?灌顶大师释之为:“为五欲、名利、眷属发心念佛,果报三途;为胜他故,发心念佛,修罗界也。”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这四种发心只是略说,三途恶心何其多,念佛人当警觉。昙鸾法师《往生论注》中言:“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大心不发,自私贪乐求生,虽也信愿念佛,却难生真实功德,非多善根福德因缘,不堪称福慧双修,非是蕅祖《要解》中真“信愿行”,实是鬼道引业,此种发心,如何往生?有人念佛开悟明心直登佛地,有人念佛预知时至坐脱立亡,有人念佛仍遭横死,有人念佛并无功德,有人念佛亦无福德,有人念佛直堕三途……,念佛果报差别为何如此之大?皆因发心不同修德不等。若以成佛度生之大心,而念佛,方是真实念佛法界,直趣佛果;就算此人未明发菩提心,实已暗合菩提正道。净宗弥陀法门,以往生极乐成佛再倒驾慈航普度众生为最终目标,故蕅祖言“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之心”。本愿门也提倡深信发愿,却将发菩提心判作自力而拈除;不论发心,不讲自力,不分善恶,决定信即决定生,恶人更当机,恶人罪人更易生,十念平生业成……,偏离净宗正道何其远也。本愿门徒的深信发愿,并不符合蕅祖原意。蕅祖《要解》后文解释得清清楚楚,此信愿必随顺菩提正道,必随顺四弘誓愿。发菩提心而念佛,方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具足菩提心的信愿念佛,才是真正的福慧双修!
有关其它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