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摘 - 阿弥陀经要解文摘 - 正文  │ 文章推荐
 

释迦所说一切法,全在一句佛号中


摘自《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而我们今天,对于台宗的思想,台宗的理论、境界,可以说一无所知。祖师大德在经论里面,所引用的不过是几个名词术语而已。我们虽然对于天台宗,没有真正去学习、深入的研究,这个念佛法门特别,只要你一心称念,台宗的理论、方法、境界还都在其中,这个妙了!不但台宗的境界在其中,乃至于禅,乃至于密,所以这个法门真正叫不可思议!这是蕅益大师在一篇“念佛开示”里面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的全体,都在一句佛号之中。”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往往见到,实在讲我们见到许多,一生就专持“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他自己晓得他什么时候走,他不生病,站着走的,坐着走的。刚才同学有问我:“自己学佛了,家里老人不学佛,看到很难过,怎么办?”那怪你自己学佛不认真,你学佛没有成就。

香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中,何世礼将军一家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母亲念佛,虽然他是虔诚基督教徒,毕竟是念过中国的古书,对母亲很孝顺。母亲很开明,家庭里面信教自由,彼此互相不干扰,所以他家里有佛堂。他们夫妻、儿女,星期天都上教堂去,老太太在家念佛。老太太度她的一家人,方法实在太高明了!老太太要往生,叫她的儿子通知亲戚、朋友,她哪一天走,这个大事,家庭里面开宴会。这个时候,她告诉儿子、媳妇:“我们家庭宗教自由,虽然信教不同,相处非常的融洽。但是我今天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至少你也跟着大家念几声佛,送送我,算我们母子一场。”这很合情合理。她的儿子、媳妇、小孩跟着大家念佛,不到一刻钟,一刻钟是十五分钟,老太太打坐坐在床上就走了。何将军亲眼看到他母亲念佛,没有病苦,打坐,晓得什么时候走,还跟大家告别。这个事情在香港轰动一时,报纸、杂志登了都很多,影响很大。何世礼将军看到这个样子,全家念佛了。她度她一家人,你看她方法好不好?我做榜样给你看。这个不是假的,这个装不出来的,真功夫。

我们在台湾看到站着走、坐着走的,台北李济华老居士,这个大家知道的。旧金山的甘太太那一天在场,他还敲引磬,念佛的时候他作维那。老居士在念佛团,那个念佛团他创办的。他八十多岁,他有几个小孩都在美国,就是夫妻两个住在台湾。他是两个月之前,就晓得他哪一天走。所以抽空看看这些亲戚朋友,见最后一次面告别。走的这一天还征求太太同意,他太太不知道,他跟他太太讲:“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一个人会不会感觉到很孤单寂寞?”他太太说,你要能去那是最好,你就不要管我了,马上就同意了。不知道那天晚上就走了。这是先征求太太的同意,他太太同意,没有问题了。到了念佛团,那一天是共修会,他老人家上台去讲经,讲了一个半钟头。讲完之后,给大家说:“我要回家去了。”人家以为八十多岁讲累了要回家。哪里晓得下了讲台,隔壁一个小客厅,他在小客厅沙发上一坐,就走了。那一天甘老居士在场,亲眼看见的。我有一个老朋友徐醒民居士,以后到台中亲近李老师。他那个时候是新生报的记者,刚刚学佛没有多久,那一天也参加这个法会,第二天写限时信到台中给我,说:真的,一点不假,我亲眼看到的。

这种境界,必须真正去做。念佛并不是说一天一定要念多少?蕅益大师在此地没有这样说法,说的是念佛功夫之浅深,没有说念数量多少。功夫浅深从什么地方看?心愈清净,功夫就愈深。假如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的妄想、烦恼还照样起来,那个没用处,那就是古人所说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所以一定要能够看破、要能够放下。这个放下,大家不要听错,放下不是你把工作放下,不是你把每天事务放下,不是把责任放下,不是的。你把心里面的妄念放下、烦恼放下、忧虑放下、牵挂放下,是放下这些,心清净了。清净心生智慧,你有了智慧,无论处事待人接物,你会做得非常圆满,会做得恰到好处。世间人把事情做错了,那是胡涂,迷惑,没有智慧。所以佛法自始至终是求智慧。

按:一切法全在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等经的经题中;一切法全在一句陀罗尼中,陀罗尼者总摄一切法,能持无量义。这都是言其性德,说其理性,若能契入,字字皆无量义。智者大师九旬谈妙,就是例证。你若不能契入,盲修瞎练,念这一句佛号也可能成为附法外道。所以不可过于迷信,必须依净宗祖师权威注疏深入教理,方可避免步入误区。上文几位往生案例皆属第一类自在而决定往生,最低伏惑事一心不乱的念佛功夫,且五戒十善圆满,就能如此自在往生。这类往生很有震撼力,令人信服,让人敬仰。但念佛人必须知晓,末法时期念佛往生,大多数都是第二类临终念佛忏罪往生,就是躺着助念往生的。有些人是瘫在床上,或遭病苦长期折磨,佛友临终助念数天甚至十数天,好不容易才往生。念佛人万不可轻视,下下品往生,极乐待遇同样平等,必成佛果。念佛人当生往生信心,就算不能坐脱立亡,也要对第二类往生抱有坚定自信。

附:【陀罗尼】

佛地经论五卷十五页云: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中,持一切义。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无尽藏。此陀罗尼,略有四种。一、法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三、咒陀罗尼,四、能得菩萨忍陀罗尼。如瑜伽论广说其相。云何唯于一法等中,普能任持一切法等?谓佛菩萨,增上念慧不思议力,自心相分,一法相中,现一切法。文义亦尔。又能示现无量无尽功德法门。见分自体,亦具无边胜功能故;任持一切,令不忘失。如是念慧不思议力,名陀罗尼。



  有关其它文章
· 能念、所念的不同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