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本愿门徒在讲解凡夫入报时说:“没有凡夫入报,就不是净土宗”。诚然如此,不只善导大师有此说,智者知礼《妙宗钞》、莲祖《弥陀疏钞》、蕅祖《弥陀要解》、传灯《圆中钞》等祖师大德,无不赞同凡夫入报,是此门徒少见多怪罢了!但是,此人却言“不论垢障,不讨论有没有罪业,是让罪业凡夫成佛的”?!此句严重曲解经文,《观经》明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下品本是恶道罪人,弥陀临终接引时却言其“善男子”,正如莲祖《弥陀疏钞》中所释——“始恶何妨终善,恶人既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是五逆十恶罪人念佛忏罪,恢复善人身份,方蒙佛接引。下品三生经文中皆有念佛灭罪字样,恶人是发心念佛彻底忏罪得以往生,而非恶人念佛直接往生,这一点必须分清!往生确实很容易,只要发心真实,临终特殊定境中,至心十念亦能灭尽五逆重罪。但往生决非本愿门所言,只靠弥陀愿力。往生之前必须先见佛,而见得真佛必须具足见佛三力——佛威神力、念佛三昧力、本功德力(后二力属自力)。蕅祖《要解》中言:“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莲祖也有类似往生三力的开示,不管是莲祖还是蕅祖的往生三力,实则即是见佛三力。只有三力见佛,方有之后的弥陀加佑、讲经说法、摄其神识,最终成功往生。正信的净土宗,只有自他二力往生,决无纯他力接引,这一点必须明辨!
从古以来祖师大德都说四土往生,没错,却并未否定凡夫入报——极乐四土竖论横论故,极乐四土本圆融故。若只言纯他力接引,往生无须自力修持,那么《观经》就不应有九品之分。既然往生有三辈九品之别,又如印祖所言,九品只是粗说,实则往生无量品,极乐国中不妨四土往生之分。并且,十方佛国中皆有四土,难道非要弥陀佛国中必须一土,岂不怪哉?显然,本愿门纯他力之说是欠妥的,我国祖师四土往生之说才是圆融的!若言我国祖师大德都没看过善导著作,纯属无稽之谈。连善导著作都未看过,就将其列为净土宗第二祖,岂不是笑话?下面引用专文,以辨真伪。
中国佛教八个大乘宗派,如天台宗、禅宗祖师,皆有传承、师承关系,建立了传法世系。唯有净土宗历代祖师,乃是根据他们在弘扬净土法门的实绩来确定的,即为后世所追认。最早建立净土宗历代祖师确定关系的,是南宋四明宗晓,宗晓是天台宗山家派知礼系广智尚贤的传人,字达先,号石艺,浙江宁波人,继承天台宗祖师兼弘净土的优良传统,编纂了净土宗重要的文献资料《乐邦文类》五卷。《乐邦文类》卷三提出:以庐山慧远为莲宗(净土宗)始祖。唐代善导为净土宗实际创始人,法照、少康、省常、宗赜为继祖,系最早净土宗六祖之说。稍后于宗晓的天台宗传人志磐(生卒不详)编撰《佛祖统记》五十四卷,不仅对天台宗传法世系作了详细记载,并且据《乐邦文类》确定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为莲宗七祖(内增承远、延寿,删去宗赜)。及至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6)悟开撰《莲宗正传》,在《佛祖统记》基础上,增立莲池、智旭、实贤、际醒为八至十一祖。民国时期,印光大师增补截流大师,并作《十二祖像赞》;印光大师往生后,佛弟子推举印光大师为净土宗第十三祖。共计十三祖,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莲池、智旭、截流、实贤、际醒、印光大师。
注:善导大师(613-681)、智者大师(538-597)、知礼大师(960-1028)、宗晓(1151-1214)。至少南宋时期,宗晓法师编撰《乐邦文类》时,是看过《四帖疏》的。无论如何,蕅祖曾赞曰:“净土的旨,全在《妙宗钞》一书。”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再看善导与智者有关见佛三力的论判,以及法身无相,十六观后三观定散,十六观九品阶位,极乐四土,释心作心是,以证位释往生前后发菩提心,以定善释五逆谤法得生等等内容,高下立判无须多言!世传善导跳树自杀,后虽被更正。但因其开示不当,而令请法之人跳树身亡,善导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世传善导有大神通,为何此事不能料及。“念着佛死,是啊!他就往生了。”此开示严重不妥,若是五逆十恶罪身,必须忏净诸罪方能往生。中国历史上如智者大师这样出类拔萃的大德层出不穷,尤其是禅宗诸位祖师,皆是各领风骚。在如此大环境下,善导的名气及地位,自然略逊一筹。日大正藏早就收录知礼大师《妙宗钞》,日净宗却仍主推法然亲鸾,可见日本佛教衰微,难有我国这么多佛门龙象荷担家业。
○附:黄念祖上师纠正“善导大师自杀说”
从律宗的祖师道宣写的东西里头,证明这个跳树自杀的是问话的人,向善导大师问话的人,善导大师是答话的人,跳的是问话的人。善导大师正在说法,来了一个青年,就问大师,他说:一个人念着佛死,是不是就往生了?善导大师说:念着佛死,是啊!他就往生了。他就口里念着佛,一路念着佛,出了庙门,爬上了柳树还在念,他就念着佛跳下来了。是问话的人。所以一个大德自杀,这个事情就是把善导大师抹黑了,现在大家就是慢慢的……大陆还没有完全扭正过来,还有人说是善导大师自杀了。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