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讲录
乙二 偈颂
偈、梵语具云伽陀,译言颂。文句整齐,同于诗句,故曰颂。言偈颂者,华梵双举也。每四句为一偈颂。此又分二类:一、孤起颂,即长行未说者。二、重颂,重伸长行已说之义。此处则通二种。
丙一 标举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欲重宣此义,即重颂。此初重宣有二义:一、使闻者易于记忆不忘,故重宣。
二、使初说未到会而尚未明了者,有再听机会,故重宣。
丙二 正说
丁一 正颂大愿
戊一 别颂十门
己一 礼敬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人师子,佛别名。狮子为百兽之王,有大威力,降伏一切猛兽。佛亦有勇猛威力,为人中圣,能摧伏一切魔外。前二句所礼,后二句指用何礼。第二偈指所礼相;何以能遍礼无余,即依普贤威神力故。第六七八等句,表珠网交辉,重重无尽。
己二 称叹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声音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己三 供养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此三偈兼重观想。丛林晚课诵此,惜鲜能观想者。妙高即弥卢,谓积聚如须弥山也。
己四 忏悔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前二句示所忏。身口七支,推索其根,由于意三。业即五遍行心所中之思心所,通于三性。思能动心心所,发于身语故曰业──身语以意之发动为主。若能如理作意,则成善业。若思心所与烦恼之贪、瞋、痴等相应,则成恶业。故第三句表业以何为依而发生,从身根、语根及意根;因意根总摄五根故。忏不但业,并忏烦恼。因烦恼不起,恶业不发故。
己五 随喜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己六 请转法囧錀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囧錀。世间灯亦佛德号之一。世间,通器、有情、正觉三种。能破三种世间之无明暗者,唯佛,故曰世间灯。佛说法依众生机感,故必须劝请。
己七 请佛住世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涅槃、广义,诸佛常在涅槃之中,所谓用而常寂,故曰无住涅槃。就狭义言,众生机缘既尽,示现入灭,归于无相,乃曰涅槃。但有人劝请,仍可相续,犹薪尽有人添柴,火仍不灭。
己八 后三愿
庚一 合颂三门
辛一 总表回向
‘所有礼赞供养福,诸佛住世转法囧錀,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其次序不依长行十愿,故曰总表回向。所修功德,不为人天福利、二乘小果;一切回向法界众生,无上菩提,所谓财不积于己而布施一切也。修功德不回向,祇能得人天有漏福报,或成就二乘小果故。
辛二 别颂三门
壬一 常随佛学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天人师,亦佛十号之一。
壬二 恒顺众生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也。
壬三 普皆回向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