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李炳南佛学问答 - 唯识问答  │ 文章推荐
 

  所见境界是识变的,色尘的境就非识所变了?

  《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

  问:据‘八识规矩颂释论’说,色根为增上缘,色尘为疏所缘缘,根尘正对时生识的见、相分,换言之,所见的境,是识变的,不是色尘的境,那么,色尘的境,就非识所变了,此岂不是违反了万法唯识的道理吗?(吴茂松)

  答:识与万法,是一非二,如水与波,相异而已。识既曰八,如树有根干枝,第八根也,第七干也,六与前五,则为枝也,名虽有八,而实由一以变七也。第八含藏一切种子,变现根身器界,言万法唯识者,是释根识之相状也。第六意主分别,而由前五根缘尘而起,所起者分,相分,见相二分,识之用也,前五识根尘不缘,而不起用,用虽不起,非无前之五识,言根尘正对而识生者,是释枝识之相状也。

  注:前五识第六识与第八识皆有相分。平时所见境界,是眼根缘色尘而生出眼识,第六识再加以分别。当然第六识还有独影境等。凡夫不知第八识,故所见境界相仅局限在前五识及第六识相中。殊不知,“色尘之境”正是第八识相分,根身器界皆是第八识变现,凡夫往往会误会,误以为那些都是“心外之境”。

  《成唯识论》中演说第一能变识:即第八识——阿赖耶识,亦名如来藏,即是阿含所说能出生名色之入胎识。为什么称为能变?因为第八识心,可以变现种种的法,也可以变现种种的功能差别,可以变现众生的五蕴、十八界,变生六尘之法,故称为第一能变识。第二能变识是意根,也就是末那识,第三能变识是意识心。



  其他相关文章
· 宇宙之客观存在是否真?是否假?
· 十个字就可概括唯识宗-黄念祖上师开示
· 一心的唯识论和八识的唯识论
· 因果报应唯识之义,唯识自他关系?
· 法相唯识学家浅讲唯识所变
· 唯心唯识,各摄体用,亦可说心体识用?
·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二语有何区别?
· 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 真带质境之义,唯识三境,四分诸义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