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增广文钞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
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各就其间斟酌,而为修持法则也。。依此法则,订定早晚功课;平时,则忆念佛号,勿令忘失;久而久之,自能心佛打成一片。
(注:不是百分百不能往生,其中若信愿十分坚定者,平日虽散心念佛,但能一向专念,多行善举,持戒严格,五逆十恶罪业很少或者不造,临终则多无障缘,能保持临终正念,这类念佛人仍然是可以往生的。临终障缘种类众多,有些泛泛修行又习气业障很重者,常遇灾祸横死,又何谈临终正念?希求念佛往生者万万不可抱着侥幸之心,当行精进。另外,虽精进却仍是散心念佛者也不可失去往生信心,当在深信切愿上补其不足。最令人痛惜的是那些自恃散心念佛也决定往生但平日又不精进者,当引以为戒。至于本愿法门无需临终正念之说,不屑与之争辩)
○莲池大师:这三种念佛人不能往生
一者口虽念佛。心中不善。以此不得往生。略。
二者口虽念佛。心中胡思乱想。以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念佛之时。按定心猿意马。字字分明。心心照管。如亲在西方。面对弥陀。不敢散乱。如此才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
三者口虽念佛。心中只愿求生富贵。或说我等凡夫。料得无有。我分止图来世不失人身。此则不合佛心佛指。引尔生西方。尔却自不愿生。以此不得往生。略。
○散心念佛也可往生,一心难得但应求
蕅祖言:“若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有人问蕅祖:“散心称名,亦除罪否?”大师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唯念至一心不乱,则如健人突围而出,非复三军能制耳”。印光大师也说:“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只要有信愿,散心念佛也可往生,不是非得一心不乱不可。散心念佛也可往生,那一心不乱还要不要求呢?以前有个玉峰法师主张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印光大师批评道:“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经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岂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大势至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彼极力教人散心念,不赞成摄心念。”
印光大师说:“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蕅祖也曾开示:“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个开示中的“全”字如果理解成是“仅仅”或“只是”或“全部”的意思,那么这个开示的上半句就会理解成往生仅仅看有无信愿,不用管有无念佛等行持,有信愿则可生,无信愿则不生。下半句就会理解成品位的高下仅仅看持名的深浅,不用管有无信愿,持名深则品位高,持名浅则品位低。这样理解显然都是有错误的。我认为这个开示中的“全”字是“主要”的意思,而不是“仅仅”或“只是”或“全部”的意思。印光大师有的开示中的“全”字也是这样的用法。如“念佛法门,全仗佛力,又兼自力。”念佛人首当深信切愿,万万不可还未往生先成自障,信力不足是为净宗往生大忌。蕅祖曾言信愿行三如鼎之三足,信引愿,愿导行,以精进念佛修行,方证其信深其愿切。满口信愿,修行随便,少有善举,恶行不改,此类念佛人正是印祖所呵,假信虚愿之徒,散心念佛难得往生。
按语:虽散心念佛也能往生,但相比得一心者或至心者或一向专念者,要增加往生难度。何时生难?关键就在临终正念上。印祖是否定本愿法门临终无需正念之说,本愿法门夸大弥陀他力,妄言临终无需自力正念,佛力一加持,即可正念得生,此说严重违背正信净宗教义。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