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要解》相关答问
问:十念一念并得生。何须七日?答。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净土或问斥此最详。今人不可不读。
普通人临命终时,最后的一念或者十念是阿弥陀佛,那就决定往生。但是这个机缘相当不容易,所以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有些人平常念佛念得很勤快,临终不念了,临终贪恋这个世间,那就坏了;还有临终业障现前,这都是麻烦事情。什么业障?病苦是业障。业障的事情多了,太多太多了,障碍你临终不能念佛,这都是要在平常要知道预防的。
我们不可以侥幸,侥幸没有不失败的。何况临命终的人,遇到佛也能往生,他至少要具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他神智清楚。这就很不容易,很多人病的时候就胡里胡涂,他什么都不知道,家亲眷属都不认识,那个人你教他念佛,没有法子了,他不能往生的。所以头脑要清楚,就是临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大福报。第二个,在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遇到一个人,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临终那一剎那,怎么会那么巧碰到这个人,这个难得!第三个条件,他一听就没有怀疑,立刻就接受,马上就照办。所以即使一句佛号,他这一句佛号里头,信愿行三个条件圆满具足,他才能往生,这很不容易。所以说“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
“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这是在此地特别提醒我们,一万个人当中难得有一个,万万不可侥幸。存这个侥幸的心,“净宗讲临终十念都可以往生,现在不必了,什么都不用做了,等到将来临终的时候再念十声佛,就可以往生了。”存这个心,如果你这一生错过因缘,你不能怪经典,不能怪祖师大德。(《净土或问》相关内容见下文)
○天如禅师《净土或问》相关问答节录
问曰,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弥陀愿力,诚乎不可思议矣。然则我于生前且做世间事业,直待临终,然后念佛,可乎。
答曰,苦哉苦哉。何等愚谬之言也。秕齤霜鸩酒,毒中之毒。今汝此言,毒于秕齤霜鸩酒者也。非特误赚自己,又且误赚天下若僧若俗善男信女,皆此言也。向所谓逆恶凡夫临终念佛者,乃是宿有善根福德因缘,方遇知识,方得念佛。此等侥幸,万万人中,无一个半个。汝将谓人人临终,有此侥幸哉。
岂不见《群疑论》云,世间有十种人临终无法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无劝念之理。二者,业苦缠身,不遑念佛。三者,或偏风失语,不能称佛。四者,狂乱失心,注想难成。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诚。六者,遭遇豺狼,无复善友。七者,临终恶友,坏彼信心。八者,饱食过度,昏迷致死。九者,军阵斗战,奄忽而亡。十者,忽坠高岩,伤坏性命。(注:“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有其针对性及局限性。若不然,何以此十类众生,弥陀不能加被护佑而令心不乱呢?)
如此等十种之事,皆是寻常耳闻眼见。不论僧俗男女,人皆有之。或宿业所招,现业所感。忽尔现前,不容回避。你又不是神通圣人,有宿命通,能知临终有业无业。又不是有他心天眼,能知临终好死恶死。如上十种恶缘,忽然遭著一种,便休了也。便做手脚不得了也。便有知识活佛围绕,救你不得了也。便须随业受报,向三途八难中受苦受罪,到那时要闻佛名,不闻了也。……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