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修持方法问答 - 正文   │ 文章推荐
 

  如何将世间孝升级为出世间孝?

  《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二位令亲在堂,宜以净土法门,感应事迹,常时解说,令其发欢喜心,信受奉行。若不以此为孝,则纵能尽世之所谓孝者,究竟于亲有何利益。大禹,大圣人也,不救于鲧之神化为黄能,(音乃平声,即三足鳖。)入于羽渊。观此,可不惕然惊,憬然悟,以求导亲之神,高预海会,亲炙弥陀,以证夫即心本具之无量光寿乎。

  白话浅释:

  二位的父母都健在,应当抓紧机会,用净土法门、感应事迹,经常为他们解说,让他们发出欢喜心,信受奉行。如果不以此作为表达孝心的方式,那么纵然把世间孝做到极致,对父母的利益却极其有限。世间孝有三个层次:能赡养父母,不让父母因为子女的恶行而蒙羞,通过自己的功德让父母受到尊崇。简述为:能养,不辱,能尊。对于世间孝来说,大禹可以说是做到极致了,治水有功,做了帝王。大禹是大圣人,但是他的父亲鲧,死后神识化为黄能,也就是三足鳖,进入羽渊。我们在世间孝的层面,有几人能超过大禹呢?大禹也不能挽救他的父亲堕入恶道,所以说,我们的目标不应当局限于世间孝。看了大禹的例子,怎么能不惕然惊心,恍然大悟,致力于引导父母的神识,往生极乐,高预莲池海会,亲炙阿弥陀佛,早证即心本具的无量光、无量寿。

  在世间孝的基础上,还有出世间孝,直接描述就是四条:尽心供养,诱令修善,劝令舍恶,令证道果。尽心供养,相当于涵盖了世间孝的能养;劝令舍恶,相当于涵盖了世间孝的不辱,你劝父母不作恶,自己肯定是身体力行,做得更好,自然不会因为自己的恶行让父母蒙羞受辱;诱令修善,相当于涵盖了世间孝的能尊,你劝导父母修善,自己也必定是众善奉行,德行高远,必定能得到世人的尊重,进而尊重你的父母,说他们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子女。令证道果,这已经超出了世间孝的想象空间,证得圣果,永出轮回。



  其他相关文章
· 为何说贪求神通,是修行的大障碍?
· 何为广义的孝?何为狭义的孝?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