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文集 - 黄念祖居士文集 - 黄念祖上师开示 - 正文   │ 文章推荐
 

  增益谤、减损谤

  ‘四仪庄严三业净,坚守重戒勿少犯’。‘四仪’,就是行住坐卧四种威仪。我们念佛的人要在这四种威仪之中端正身心庄重严整。‘三业’,是身口意,都清净无染。‘坚守重戒勿少犯’,首先是这戒里头的重戒,先要护持住不可违犯。在犯戒之中最厉害的是谤法。例如整个佛法是假的,这种谤法我们不会做了。但是我们还是会谤法呀!你跟随别人的话说某个经典是假的。明明某人是善知识,有人诽谤,你随声附和说他缺德。这都是属于谤法呀。故意说得过度了也不好。夸张不如实是增益谤,存心说得不够是减损谤。谤法罪很重,尤其是受了戒的人要做坏事就比不受戒的人惨重多了。不受戒的人杀了个人,杀了张三,将来张三杀了自己这就了了,受戒的人可不行,你犯了杀戒。破四重戒是地狱罪。你被他回杀那是必然的,但是你还要入地狱、上刀山下油锅。所以我们受了戒不可不研究戒,不可不了解戒。要遵守不能犯。戒要破了,你是漏器。这个碗是漏的,装上什么水一会儿就都漏完了。所以‘坚守重戒’这几个字要牢记心头。

  文摘恭录《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 点滴开示

  谤法之罪,重于五逆。谤法有增益和减损二种,经文浅讲深,增益谤,深讲浅,减损谤。

  附文:分别有无皆是错,五种谤法谁能免?

  佛性四谤定之。佛祖建立一切法,后人增一字为增益谤,减一字为减损谤,紊一字为戏论谤,背一字为相违谤。四谤不除,即百非俱起,退众生心,堕无间罪业,不通忏悔矣。

  执有是增益谤,执无是减损谤。《楞伽经》卷一指出,诸法既不属于有,也不属于无,执有执无皆为愚夫妄想分别。《摄大乘论》说:“有是增益谤,无是损减谤,亦有亦无是相违谤,非有非无是戏论谤。四句若离,百非自绝。”《通玄抄》提出五种谤:“执有,是增益谤;执无,是减损谤;执亦有亦无,是相违谤;四、执非有非无,是愚痴谤(此上即前亦出四句);五、执非非有非非无,是戏论谤。”



  其他相关文章
· 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 彻悟禅师语录——西有解
· 离四句,绝百非;一句弥陀,第一义谛
· 返回目录
地藏孝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