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文集 - 黄念祖文集 - 黄念祖居士问答 - 正文   │ 文章推荐
 

唯识见、中观见、大圆满见等见之间的比较


黄念祖抉择见答疑节录

“唯识见”,一切都是识所现的,当然不如大圆满圆满彻底。但是真正这样一个见,你就少多少烦恼了。“中观见”的特点是不落边,所以才叫做“中”。你要是一切皆空,就着空了,若认为一切都是实有,就着有了。空有“不二”,空即是有,有即是空,不落空也不落有,不落空边,也不落色边,这就是“中”了。我们的自心自性不在这八不里头。我们的心本来无生,无生所以无灭,无所从来也无所去,不是一也不是异。怎么不是一?个个佛都有自己的佛土,也有自己的名号,将来我们成佛也有自己的名号,也有自己的佛土,所以它不是一,但是我们的法身跟一切佛没有两样,所以不是异。

我们在妄心阶段的时候,阿赖耶识就不断不常,所以我们不说灵魂。人死了,灵魂老是这样,就是常见。人死如灯灭,就是断见。我们阿赖耶识不落断常,“非断非常,相似相续”,这八个字在阿赖耶识很要紧。阿赖耶识是相似,这一生与前一生是相似的,这个时间跟下个时间也是相似的,这个东西不是固定不变的,接续着,所以不断不常。“中观见”不用转舍转得,不用舍什么,这个见解已经很正确。“俱生知见”就是法身,所见一切皆法身,直接了当,相当于禅宗。当然禅宗最高也能达到大圆满见。

所以“人无我见”到“大圆满见”这五种见,相当于华严宗的判教小、始、终、顿、圆。小教相当于人无我见,始教相当于唯识见,终教相当于中观见,顿教相当于俱生知见,圆教相当于大圆满,与华严判教很相当。

禅宗初步的悟就是见法身,能见法身就是破初关,安住于法身就破了重关,如果你没在法身里,在法身量里待住了,你还要前进,法身向上。从前唐朝的肃宗皇帝问南阳忠国师:“如何是十身调御?”,国师回答说:“陛下应当在毗卢遮那佛头顶上走路。”法身向上,比法身还要超越,这是禅宗境界,相当于我们的俱生知见。华严、密宗、净土宗都跟大圆满见有联系的。



  其他相关文章
· 极乐国土法性土如虚空一样,可以容纳无穷?
· 七种见之“大圆满见”,圆教见,此见如何?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