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孝亲网 - 学佛文集 - 黄念祖文集 - 黄念祖居士问答 - 正文   │ 文章推荐
 

临终若生颠倒见而不念佛,弥陀还能令心不乱否?


无量寿经答疑节录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第四十八集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是净土宗的“心髓”。达摩说:“汝得吾髓”。这就是净土宗的髓。是由于佛力加被,行人心才不乱。不是要求你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乱,这个要求太高了,往往人达不到就心灰,就放弃去学别的法门,不知道别的法门更难,最后一事无成。要知道达到一心不乱,生的就不是凡圣同居土了,事一心,就可以生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你就生到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了。当然好,但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不要因为达不到就灰心,只要往生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关键在于“信愿”!蕅益大师讲得最好,很多净土宗的人不认识这一点。由于佛力加被,行人心使不乱,于是十念相继,便得往生。故称净土为果教,是他力法门,是易行道,普被万类之慈航,均在是也。经云下辈者,“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更显此不可思议之他力。

(念老说:信就是,不信铜墙铁壁!)

(注:事一心包括伏惑事一心及断惑事一心,阶位涵盖圆观行位及相似位。生方便有余土的念佛人属于断惑事一心,阿罗汉及以上水平,阶位在相似即佛圆教七信位。而圆七信位以下至观行位初品,皆属于伏惑事一心,阶位跨度很大。所以,必须分清,念老文中事一心是指断惑事一心,是特指而非泛指。依照《观经》可知,观行位初品就已经属于念佛三昧,属于伏惑事一心。断惑一心,对于末法时期念佛人来说,的确很难证到。至于最低水平的伏惑一心,并不难修。各种《往生传》中精进念佛三年五载便能站着坐着往生的念佛人比比皆是,这些人都已修至伏惑一心。现代念佛人多投机取巧好逸恶劳,依恃带业往生而早晚课多以十念法应付了事。若想决定往生并自在往生者,若能精进念佛三年五载,皆能证至观行位初品以上,这并非虚言。至于“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仍然分两种情形,即自在往生与非自在往生。自在者,须修至观行位初品,已无三恶道诸罪,念佛常精进,故梦中亦相应,若因缘成熟,此人梦中念佛亦可往生。梦中见佛,也是一种特殊的定境,他文再议。梦境大体分四类,想梦、见梦、四大不调之梦及感应梦。所以,梦中见佛须善分别,想梦见梦亦能见佛,但与感应梦弥陀加持后的见佛,迥然不同。另外,天人鬼神等众也能示梦托梦而令人梦境见佛。至于辨别真伪,一是从所见佛相庄严上分别,二是平日是否精进念佛梦中是否常相应上分别。至于非自在者,同于多数念佛人临终十数天后特殊定境往生,虽能往生但不得自在。临终最后之际,前五根谢灭,肉眼不能见,鼻不能嗅,舌已萎缩……,第六识独影境中见佛,如同梦境般。)

○藕益祖师《净土十要》之《净土或问》开示:

尔若心无间断。见佛不难。间断心生。决不见佛。既不见佛。与佛无缘。既无佛缘。难生净土。净土不生。必堕恶道。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三涂恶道业也。(注:藕祖《要解》中云:“果得一心不乱之人,无更起惑造业之事。”最低伏惑事一心不乱,对应阶位即观行位初品,亦即十六观第三观地观成的水平,世尊授记此人已入三昧,临终决定往生。具体的阶位判定可参照《观经疏妙宗钞》。已证此种阶位的念佛人,初具念佛三昧力,可凭见佛三力,定中随意见佛。此人决定不再造恶,决定见佛,亦必决定往生。“间断心生,决不见佛”者,包括起惑造业的得定及未得定者,不断三涂恶道业,不具足善人资格,佛必不接引。以恶心遮自佛亦障他佛故。而下三品五逆十恶人临终忏罪往生,全赖念佛转心,忏悔诸罪,恢复善人身份,且无“一念间断之心”,故能往生。此属不自在往生,须受临终诸苦。生前已证决定往生者,临终首日念佛入定即可往生,或舍寿往生,或延寿往生,随心自在。)

○印光大师开示: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

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何能清白。朱荣鑫事,若非虚说,决定可以往生。一因其宿有善根。二因全家助念。助念之事,利益甚大。若不为助念,便成破坏正念。勿道无功夫之人不能往生。即有功夫之人,由家人破坏,亦不能往生。故当深劝家人同修净业,方可不致功败于垂成。或仍沉沦于生死苦海也。(注:印祖这段开示,正棒喝片面夸大弥陀他力者,若他力究竟不可思议,家人破坏与否皆当无碍才是。有些本愿法门法师常断章取义挑挑拣拣讲些印祖开示,而这段开示是他们最不愿意讲解的内容之一)

(补注:临终作为人生的特殊时期,它有个特别之处,随着第六识渐灭,若能执持念佛令心相续,就算最初是散心念佛,只要能坚持到临终最后之际,在第六识渐渐消亡的过程中,依第六识而起的见思惑不伏而伏不断而断,可令临终人进入一种特殊定境,与念佛人自力定力不相应的定境,是临终诸多因缘和合而有的特殊时期的特殊定境。定心念佛能修定善,忏罪及灭定业效果剧增。渐入定境后,弥陀冥加之力亦逐渐增强,见佛三力具足,诸罪消灭,独影境中便能见佛。能见佛,自然佛光照摄,令临终人入更深一层定境,最终成功往生。临终见佛必须三力具足,至于见佛后的往生之事,则全赖佛力(本功德力即自性佛力及弥陀他佛力)。一些念佛人多有疑惑,既然弥陀神通广大,为何临终接引时不能早点?只要念佛人刚一临终,刚躺床上,前五识谢灭之前,弥陀就来接引该多好?!能否这样自在往生,要看各自证量,非弥陀他力单方面所决定。见佛三力亦即往生三力,念佛人自力方面,需达最低水平为圆观行位初品。此种念佛功夫即是《观经》十六观第三观地观成,世尊受记此人临终决定往生,定中可观见化佛的最低水平。以此念佛功夫,可伏惑不再造恶,可修定善能灭性罪定业,三恶道诸罪已忏净,善人身份决定不退,临终首日念佛入定便可见佛,能见佛自在故而往生自在。无此功夫的名字位念佛人,很多方面都不具足。理论上散心念佛是不能观见化佛的(见佛须辨真伪),就算有弥陀佛力冥加,亦不能令其入定。散心位人,佛的加持力是相对最弱的,自心惑业障佛的缘故,非佛分别。散心念佛只能修散善,难灭往昔性罪定业,无伏惑之力,起惑造恶不定,善人身份不定,临终往生亦不定。这类人若想往生,须熬过数日或十数日,在临终最后期,第六识渐灭之际,入临终特殊定境,方有忏净诸罪,得以见佛的可能。此特殊时期念佛,定心能生定善,越是后期灭罪效果越殊胜,非平时散心念佛所修散善可比,世尊称之为“大心”时期,故能至心称佛十声,可灭数十亿劫生死重罪,最终灭罪往生,但须受临终诸苦,不得自在。无需灭罪即能往生者,须九品之中品下生及以上水平,皆属自在往生,《妙宗钞》判其为观行位初品。至于“临终特殊定境”的存在性,可再参阅此文《散心念佛人临终也能见佛往生的原理》。)

按语:有些本愿法门信众常拿“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这句大做文章,为纯他力救度观点作论据,初学往往会被其误导。针对本文标题提问,依其答案肯定与否,正可判定所修是否本愿法门抑或我国净宗。虽然双方都有“慈悲加佑,令心不乱”的观点,但两者背后的理论依据却大相径庭。本愿法门拈去自力,临终全凭他佛之力往生的思想,贯穿其教理始终。有些本愿分支会对十念平生业成、不必自力忏罪、不必持戒、不怕造恶、不发菩提心等露骨的观点,适当遮掩或收敛。但对于临终无须念佛人自力正念,只要弥陀加持便可“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而成功往生,这个纯他力救度观点,本愿法门所有分支都是统一的。只要生前决定信,临终则决定生。“十念必生愿”之十念,本愿法门的解释更倾向于平时十念,而非临终十念,故言“平生业成”。只要信愿坚定,平时就算散心十称弥陀圣号,临终即得决定往生,为弥陀宏愿之兑现,方显弥陀他力救度之悲切。而平时念佛可随“天性”而修,天性善可行善,天性恶破戒造恶皆无妨,因往生全是弥陀他力之事,非念佛人自力所为。若不能完全拈去自力而精进、忏悔、修六度万行,包括修自力念佛一心不乱,皆被判定为对弥陀他力救度的“信力不足”,就算依凭自力能念至一心,反成“不定往生之业”。临终往生全靠佛力,故无须自力,不管临终昏迷颠倒,或是灾祸横死,弥陀迎时,便可加持临终人,令其正念得生,“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最终成功往生。还有一点必须知晓,主流本愿法门是不判定临终瑞相的,不管有无瑞相甚至恶相,皆认为其决定往生。(双方教义相差何止一两点!)而我国净宗,非常重视临终正念,包括临终前期的散心正念,以及渐入特殊定境的定心正念。名字位散心念佛人的临终,大致分四个时期——数日或十数日临终前期的散心念佛时期、渐入临终特殊定境的定心念佛忏罪时期、至诸罪消灭得以见佛的定心最后一念、见佛后佛光照摄令入深定或讲法或不讲法摄其神识入莲台最终往生极乐。弥陀的加持力贯穿始终,只是前期散心念佛时冥加力用相对较弱。但须注意,佛只是冥加增上,不能代替众生起心动念。念佛自力贯穿始终,且起主导地位。见佛之前,就算渐入定心正念,如果突遇逆缘,如妻儿痛哭扰心,此人还是会被外境所转,生出贪恋不舍等心,佛冥加之力便隐。临终特殊定境的特点之一,就是与自力定力不相应,虽能渐入定境,非自力定功使然,是临终第六识渐灭渐断,依六识而起的见思等惑有不伏而伏的效果,但念佛人并不具足伏惑之力。印祖非常强调临终助念的重要性,印祖当然知道临终也有弥陀他力加持,但这种冥加力用只是相对的,不可过分夸大,尤其是前两个时期。本愿法门种种盲区,究其根源皆是出在佛体判定上,误以为心内惑业不障西方弥陀,将自性弥陀与西方弥陀割裂为二,这才将他力救度过于神化。当念佛人临终忏罪至诸罪消灭后,可凭见佛三力得以观见弥陀化身来迎。只要见得真佛,后面的一切往生诸事,念佛人不必再担心了,这也正是印祖“往生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的关键所指。此处佛力,若细分,仍然包括自性佛力及弥陀他佛力,即见佛三力中的本功德力及弥陀威神力,本功德力仍然是属于自力的。如是念佛因,必得如是念佛果,虽然往生阶段全仗佛力,但见佛前期的散心念佛及定心念佛,是万万不可割裂的。还有些人认为弥陀他力作用只在临终往生时,才充分显现,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十方诸佛平等加持一切众生,无有间断,加持力用或大或小或显或隐,皆因各自烦惑轻重修行升降而有所区别。弥陀加持念佛人亦是如此。或平时或临终念佛人常得法喜充满及各种感应多种实益,或有重病却痛苦轻微,虽四大分离却不乱其心,临终后期若只凭自力本应入乱心位,正因弥陀冥加增上方能令心清明,定境得以延续……。对于弥陀他力加持的力用,盲目的夸大,抑或片面的贬低,都是错误的。辩证的对待自他二力,才更利于念佛人日常修行与临终往生,避免落入种种误区。



  其他相关文章
· 若人临终不能念佛,作意往生极乐,亦得往生?
· 真实用功,昼夜相续也能做到,梦里都在念佛?
· 非极乐不去——黄老遗稿(强调临终正念)
· 临终佛来接引时: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 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是净土宗的“心髓”?
· 专仗佛力,而由佛力以引发自力
· 见佛决定,往生决定;名字位如何见佛?
· 附体分类见佛辨别真伪
· 万修万人去,何以往生的人少?真修才算,还不要…
· 蕅祖要解中,为何说临终是仗自心之佛力接引?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