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栖法师讲述
⑴.有六十人随劝诣佛·投地悲泪·佛慰令起·并说其往昔诽谤法师恶业·多受众苦·后亦当生极乐世界
是时。五百众中。有六十菩萨。与弥勒菩萨。往诣佛所。五体投地。顶礼佛足。悲感流泪。不能自起。弥勒菩萨。修敬已毕。退坐一面。
当时在会菩萨有五百人,五百人当中只有六十个人,听了弥勒菩萨的话,跟弥勒菩萨一起去见释迦牟尼佛。这些菩萨刚才说过了,大权示现。那么弥勒菩萨把这些人带到世尊面前,行礼完毕之后就坐下了。
尔时。佛告诸菩萨言。善男子。汝等应起。勿复悲号。生大热恼。
弥勒菩萨致敬之后是坐在一边,这六十个菩萨跪在地上没起来,这忏悔,很难过啊!所以佛看到这个样子,也安慰他们,叫他们不必悲伤、也不必烦恼。
在这个地方,有一点常识,顺便跟诸位说说。如果正宗分要从“尔时,佛告诸菩萨言...”,这个地方开始,这个经题可以加上‘佛说’,就是《佛说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也就是正宗分第一句话是佛讲的,通常经题上加‘佛说’。如果正宗分第一句话不是佛说的,就不加‘佛说’;所以如果正宗分从“是时,五百众中有六十菩萨”这个地方开始,就不加‘佛说’了。这是一点常识,以后诸位看经典,有些经是佛说,有些经不加佛说。那不加‘佛说’,难道就不是佛说的吗?还是佛说的。加佛说,不加佛说,关系在这个地方——正宗分第一句话,是不是佛说的。
我们看下面佛这一段开示就非常重要了,这是我们应当警惕的。
汝于往昔。造作恶业。
这一句是总说:你过去生中造作很重的恶业。
那些恶业呢?
于诸众生。以畅悦心。
这“畅悦心”是很痛快、很舒服啊!干些什么事情呢?
嗔骂毁辱。障恼损害。
八桩事情。对待这一些众生,他骂人,骂得自己好痛快。造这个恶业啊!
随自分别。
随著自己的知见分别,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感情用事、刚愎自用,不讲理啊!
不能了知。业报差别。
造作这些业的时候,这个业因有果报;他不知道啊!
是故汝等。今为业障之所缠覆。
你们今天虽然听佛讲经说法,不解如来真实义啊!这是业障缠覆。
于诸善法。不能修行。
而于恶法很容易去造作,善法很难修行,这个都是业障深重的状况啊!
时诸菩萨。闻是语已。从地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愿为我等。说此业障。我等知罪。当自调伏。我从今日。更不敢作。
这一段所说的,非常难得而稀有啊!肯改过、肯自新,这样的人就有救了。有惭、有愧,求佛详细说明,自己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和今天所遇到的这些障难,知道这些罪,他就能够改过自新,像《无量寿经》上所讲的‘洒心易行’,从今以后不敢再造了。
尔时。佛告诸菩萨言。
这就是给这六十个菩萨讲。
善男子。汝曾往昔。于俱留孙佛。如来法中。出家为道。
这个时间太久了。“俱留孙佛”是贤劫第一尊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这个时间很久了。俱留孙佛那个时代,他们出家、修行。“俱留孙”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所应断,烦恼是所应断的,无明是所应断的,所应断的他统统都断尽了,这个名号的意思在此地。
自恃多闻。修持净戒。
可见这一些人很聪明、也很有智慧,听的经很多;他们仗著自己闻经多,又自己以为戒律很清净。这个倒也不错,修得也蛮好,那业障在那里呢?底下讲:
常怀憍慢。傲逸之心。
这毛病出来了,对人表现得骄傲;现在的时髦话——值得骄傲啊!这些菩萨的毛病就在此地。你看,他多闻,多闻本来是很好啊,值得骄傲!戒律清挣,也很好啊!值得骄傲!这一‘值得骄傲’就完了。
你们今天自己有一点长处,别人不如你的,你还值不值得骄傲呢?
如果你也值得骄傲了,那你好好念念这一段经,看你再骄傲不骄傲。“慢”是傲慢,“逸”是放逸,就是很随便。
又行头陀。少欲知足。
这个更难得了!“头陀”是苦行,这些人修行的时候,曾经修苦行;“少欲知足”,非常难得啦!
于是功德。复生执著。
他毛病出来了,著相啊!这个著相也是值得骄傲——别人的修行都不如他,他得到这些在家信徒们恭敬供养。这里头的意思很深、很广,诸位要很冷静、很仔细的去体会,这些文字不能够含糊笼统放过。下面佛把造作罪业的具体事相说出来了。
尔时。有二说法比丘。
有两个出家人,大概是常常在外面讲经说法的,讲经说法当然听众多,供养也多。
多诸亲友。名闻利养。
这是说法的法师一定会得到,一定会有这个现象啊!
汝于是人。以悭嫉心。
你们这些菩萨看到这个法师讲经说法了,你嫉妒他。
妄言诽谤。
你要破坏、嫉妒他。破坏他,怎么诽谤呢?造谣生事,说这些比丘
行淫欲事。
是时法师。亲友眷属。由汝离间。说其重过。皆令疑惑。不生信受。
这是把听众对法师讲经说法的信心破坏了,使大众对这个法师不能够相信了。
彼诸众生。于是法师。无随顺心。断诸善根。
要晓得,在一切法里面,闻法的功德是没有一样能够跟它相比的;闻法能生智慧啊!特别是恭敬心。佛在经上说,古大德也常说,印光大师说得更好,‘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啦!
如果恭敬心全部破坏了,那什么功德都得不到了。这个叫什么?
断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
他造的是这个罪业——造谣生事,破坏道场。
是故汝等。由斯恶业。
就由于造这种恶业,你们已经
于六十百千岁中。生阿鼻地狱。
“六十百千岁”就是六百万;造这个罪业,你们已经在阿鼻地狱里面度过六百万年了。这个六百万年是指人间的岁月,是我们人间的时间来计算的。你看造罪太容易啊!已经在阿鼻地狱过了六百万年了。这个阿鼻地狱,诸位读《地藏菩萨本愿经》有详细解释。《楞严经》里面也说得很详细。
余业未尽。
还有余罪;重罪报掉了、报完了,还有罪啊!于是就转到比较轻一点的地狱。
复于四十百千岁中。生等活地狱。
“四十百千”就是四百万;等活地狱里头再过四百万年。‘等活’是八大地狱之一,就是八热地狱,八热地狱第一个就是等活。
余业未尽。
这个余业还没有完了。
复于二十百千岁中。生黑绳地狱。
等活下面就是“黑绳”,这个受罪比上面稍微轻一点点,还是属于八大地狱。
复于六十百千岁中。生烧热地狱。
“烧热地狱”就是八大地狱的第六、第七,这些我都不详细讲,《佛学大辞典》、《地藏经》、《楞严经》、《法苑珠林》里头都有,参考的东西很多。以上在大大小小的地狱里面受报,以人间的时间来算,总共是一千八百万年。
这个造作罪业太容易了,受苦这么长,几个人知道?
从彼殁已。还得为人。
从地狱里出来,就恢复人身了。
得人身怎么样呢?
五百世中。生盲无目。
就是生下来就瞎眼,五百世啊!这是余报啊!
以残业故。
当然这样的人,他的生活一定很困苦。
在在所生。常多蒙钝。
“钝”是根性不利;“蒙”就是懵懵懂懂,没有智慧。
忘失正念。障覆善根。福德微少。形容丑缺。人不喜见。诽谤轻贱。戏弄欺嫌。常生边地。
这是他受的果报。过去生他这样作弄别人,现在得人身处在下贱这种地位,也遭到别人诽谤、轻贱、戏弄、欺负。“常生边地”,“边地”就是文化非常落后的地区,用现在的话说,这里面没有教育,生在这个地方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贫穷下劣。丧失财宝。资生艰难。不为众人。尊重敬爱。
这是讲五百世虽得人身,要过这样艰苦的岁月。
从此殁已。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还于边地。下劣家生。
这是说他再得人身的时候,就像我们现在这种末法时期。“末世五百年”就是末法时期最初的五百年,也是经中常说的五五百年的这个年代,选是在边地没有佛法的地方出生。因为过去谤法,所以没有机会闻佛法。
匮乏饥冻。为人诽谤。忘失正念。不修善法。设于修行。多诸留难。虽暂发起。智慧光明。以业障故。寻复还没。
这是讲业障深重,虽然智慧稍稍现前,立刻就又迷失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障碍,障缘很多啊!
汝等从彼五百岁后。是诸业障。尔乃消灭。
这个现象,他真正这个觉悟能保持了,所以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他的业障就消除了;消除之后再依教修行,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才能够脱离三界啊!才能够了生死永脱轮回。
于后得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时彼佛。当为汝等。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这是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成就。
有关其他文章
|